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
正月二十五,俗称“填仓日”或“填仓节”。《晋书?天文志>云:“天仓六星,在娄南,谷新藏也。”据说正月二十五这一天是天仓神的生日。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的节日,也是农历正月最后一个传统节日。所谓填仓,意思是填满谷仓。
在古代,填仓节是一个隆重的节日.每当节日到来,民间亲朋往来,佳肴盛餐,醉饱方归。宋代孟元老在《东京梦华录》中就有这样记载:“正月二十五日,人家市牛羊豕肉,恣飨竟日.客至苦留,必尽饱而去,名曰填仓。”后来,填仓的意义扩大了,人们又赋予了其它各种不同的含义。清朝潘荣陛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说:“京师之民不事耕凿,素少盖藏,日用之需,恒出市易。当此新正节过,仓廪为虚,应复置而实之,故名其曰为填仓。”实际是提醒人们,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,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,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。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。
有的地方,填仓节还有点灯以祀仓神,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、焚香以祀仓神。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。俗称“点遍灯、烧遍香,家家粮食填满仓”。
我们老家,每逢正月廿五这天,各个农户在早晨没出太阳前,全家就忙碌起来,在农院或场院内用草木灰画几个不同的像粮囤样的圆囤状。当时人们都先将草木灰放在簸箕里,一手端着簸箕,一手拿个小木棍边敲打边撒灰,逐渐撒出画成一个个圆囤,并在中间画个十字形,圆边再画个梯子状图。在每个格里撒进些麦粒、高粱粒、谷子、豆子或玉米粒等粮食,然后用砖将粮食压住,比喻压仓压囤。在十字的中心,放些面条和铜钱,意喻五谷丰登、富富有余。画个梯子意喻粮囤高高,即大囤满,小囤流,吉祥如意,好日子步步高。”这是一种企盼丰收的虔诚仪式。
评论